遵义市红色之旅文化教育服务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为生态“留白” 让红色遵义更绿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为生态“留白” 让红色遵义更绿
时间:2017-05-16 16:34 点击:
        纵横交错路网通达,山水林田融合的新景不仅让“空气罐头”更加深入人心,也让一个个美丽乡村成为人们向往憧憬的幸福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生态旅游饭”,群众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不断演绎着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生动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为生态“留白”,为自然“种绿”,在“绿色+”理念的指引下,遵义懂绿爱绿护绿。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市)2个,国家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生态镇38个,省级生态县4个,省级生态乡镇174个,省级生态村63个。遵义生态文明建创建成果位居全省前列,在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也位居前列。始终践行“生态立市(县)”,始终履行“生态责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这一理念,赤水市、湄潭县成为我省第一批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的县(市)。湄潭县的绿色产业发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有突出特色,亮点频现。赤水市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厚植绿色优势,拉动生态旅游产业,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十分典型。
  这篇深度报道,反映了我市生态创建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宝贵经验。我们编发此文,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多思考和启示。
  改革激活内生动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生态红线划定、自然资产资源登记确权、河长考核制度等一项项新举措;努力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系统全覆盖等一个个硬投入;成立生态环保法庭,开展“六个一律”环保“利剑”执法专项行动等一次次跨区域、跨行业的大行动……都是遵义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勇气和决心。科学制定最严格的生态保护责任追究机制,全面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在全国第一个以一条流域(赤水河)为单元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真正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何以成为“改革的先河”?
  市环保局局长闵宗显认为,一方面,红与绿都是遵义不变的底色。遵义各级各部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要求,以铁的决心、态度和措施,围绕生态做大、做细文章。历届党委政府一棒接着一棒,全力做好“生态接力”,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为抓手,着力解决一大批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短板”问题;以“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五年攻坚行动,用心用情用力写好“水清、地洁、土净、气新”四篇文章,将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突出环境问题纳入进程,全域化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重大契机,进一步处理好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守住经济增长、人民收入、贫困人口脱贫、社会安全四条发展底线;守好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坚定不移走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的新路。
  另一方面,由点及面带动全局,从赤水市多年的生态创建实践中也可以找到答案:就是始终围绕“生态”保持战略定力。
  连绵竹海万碧倾,清新空气沁人心,丹青赤水格外美。
  自1990年该市建市以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走生态路、吃生态饭、唱生态戏,咬定青山绿水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折不扣地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始终履行“生态责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第一政治责任”,市、乡两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生态市创建领导小组组长,并严格实行“河长制”管理,由市长亲自任河长,各乡镇(街道)行政一把手任辖区河段长,对乡镇、部门实行生态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形成了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始终践行“生态优先”,根据功能分区、生态承载能力,取消了重点生态乡镇的工业发展、财税收入等任务;提高项目准入门槛,限制或禁止高污染、高能耗、消耗资源性项目准入,先后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32个,涉及产值1.5亿元,每年因此减少税收近5000万元。在关停污染项目的同时,1990年以来先后投入165亿元,实施与生态建设有关的项目75个,全市生态环境在“一减一增”中持续改善。
  不仅赤水市如此,而这样的理念也是遵义其他县(区、市)的广泛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加深入人心,以生态创建为引领,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遵义,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切实把“绿色+”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生态全过程,努力让遵义成为西部地区的生态“新”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红利。
  得益于这样的理念与坚守,遵义在生态创建的过程中,科学制定最严格的生态文明考核体系,进一步明确生态环保责任“党政同责、终身追究”,并实施水、大气环境质量考核、新闻媒体月月曝光和领导干部约谈制度。
  懂绿护绿爱绿的信心决心、底气是敢为人先探索实践的强大动力。遵循这一理念,遵义结合实际,率先在赤水河流域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率先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率先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率先健全落实河长制等先行先试政策,把赤水河流域打造成为全省、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和样板。
  特别是赤水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的先行者,在全国第一个以一条流域(赤水河)为单元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第一个成体系开展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真正开创了“改革的先河”。目前,赤水河流域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现已在全省推广,做到了可复制、可推广。
  这样的行动与实践也在其他区域同频共振。各地结合各自地理条件、生态优势和发展任务,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明确发展重点,实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进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尤其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更加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少拆房,保护好河流,多建湿地,多绿化美化环境,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全景建设、全域发展,处处有花、步步皆景,一个个茶园变公园,一个个茶区成景区……这样的遵义正日新月异,这样的发展令人向往憧憬。
  “生态环保法庭的建立运行也积极推进了环保司法和行政执法制度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跨流域、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执法、联动执法新机制。”闵宗显说,这些都为生态创新、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加证明了生态创建不仅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而且更是惠及民生、加快发展的科学路径。
  生态创建的遵义典范
  一个是西部地区的丹青赤水,一个是东部地区的茶都湄潭,两个县(市)是遵义生态创建的新典范。2015年,两地成为我市乃至全省第一批通过国家验收的国家级生态县,成绩的取得背后,有着一如既往的坚持与付出。
   就赤水而言,生态是其另一“代名词”,不仅有很高的人气和知名度,而且越来越成为遵义的城市“新名片”。
  生态于赤水而言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为此,该市划定了“自然资源利用、环境质量安全、生态保护”三条红线,以此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这里,森林覆盖率只增不减,累计投入3亿元集中整治赤水河流域环境,投入5亿元在中心城区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净化、文化工程,建成14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8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和14个垃圾压缩站并投入使用,实现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城乡全覆盖。截至目前赤水市共治理水土流失931平方公里,治理度达94.8%,每年排入长江的泥沙量减少近400万吨以上,为长江上游筑起一道天然的绿色保护屏障。
  此外,该市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推动园区、景区、城区聚集发展、集约发展,避免“户户冒烟、村村点火”的现象出现,实现了聚焦园区生态工农业集约化发展、聚焦城区实现山地城镇绿色化发展、聚焦景区实现生态旅游全域化发展,生动诠释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丰富内涵。
  目前赤水市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荣获全国首批、贵州省唯一“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称号,截至2016年底,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0%,赤水旅游已成为贵州省山地旅游“井喷式”增长的一面旗帜。
  与赤水遥相呼应的湄潭县,坚持“生态为先、特色为要”发展理念,立足“山水田园城市•生态文明茶城”定位,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目标,坚持宁“舍”短期倍增收益、多“干”环保设施投入、广“聚”生态建设力量,采取高位推动、工程撬动、产业联动、城乡互动等有力举措,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高位推动,创新生态机制是该县推进生态创建的重要抓手。湄潭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同任组长、县四家班子有关领导为副组长、52个相关县直部门及15个镇(街道)为成员单位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强化工作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加强调度督查,实行目标考核,每年将生态建设资金的预算安排放在优先位置,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争取国债资金、银行贷款、社会投资等方式,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坚持规划引领,创新监督问责机制,特别是2012年8月开创了水生态联合保护问责模式先河,整合县公安、环保、检察、水利、渔政、农业、林业等部门力量成立了综合执法队,2014年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检察科,重点加强河道生态和渔业资源管理。2014年以来,先后查处相关河道生态案件909件,其中刑事案件74件、行政案件835件。
  实施专项工程撬动,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是湄潭县生态创建的另一亮点。随着“清新空气”、“源头活水”、“增绿添彩”、“清洁能源”、“净土肥壤”等一系列专项工程的深入实施,湄潭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做大做强了生态农业,做深做精了生态工业,做响做亮了生态旅游。近3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2.4倍。
  更为重要的是生态创建加速了城乡互动,湄潭县通过十年奋力打造“三宜”新城镇和“生态美、生活美、和谐美”的“最美新农村”,全县已规划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201个,实施村庄整治点819个,累计新(改)建黔北民居60362户,占实际在农村居住农户总数8.5万户的71%,全县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率达94.3%。
  生态创建依然在路上
  风雨创模路,一路向前行。
  2015年1月遵义在全省率先成功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验收后,市委、市政府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于当年5月在全省首先提出了到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奋斗目标,以此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真情、用恒心、用全力呵护绿水青山,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和发展的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创模的成绩固然值得欣喜,然而对“大农村、小城镇”的遵义而言,区域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农村地区环保基础设施依然是“短板”,面源污染、环境违法亟待整治,特别是既要“转”又要“赶”的双重任务,更加凸显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环保事业历史欠账多,经济转型任务重、发展压力大等现状和矛盾。
  “生态是资源,是生产力,是不可逾越的底线。”闵宗显坦言,我们把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实施“治污治水”五年攻坚行动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明确了创建和行动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量等。同时,还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可达性研究,同时深入南京、大理、昆明等地学习取经,形成了研究报告,全面分析了遵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实施“治污治水”五年攻坚行动的优势短板,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遵义生态创建的底气、信心、决心既来源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取得,更源于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遵义呵护绿水青山守住金山银山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将体现在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生态创建作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和“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这一重要抓手,着力从生态创建上要环境、从生态创建上要经济、从生态创建上要民生。
  更为重要的是,将继续深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创新,持续推进重点区域和流域污染防控和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遵义生态创建工作,不断提高遵义环境质量,真正做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差异发展、特色发展,确保2020年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创建目标。( 作者:张晔丹 李培松 周雪舟)
 

红色培训

Training

TOP

在线QQ

139849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