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笃行文化教育服务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遵义市文家坝村 红色宣讲型党小组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遵义市文家坝村 红色宣讲型党小组
时间:2017-11-02 21:34 点击: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磏镇文家坝村,曾经因人穷地贫基础薄,被列为国家一类贫困村,又因房破地荒农村空,成为了典型的“空心村”。

  2014年,重庆名豪集团投资300亿元的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旅游项目落户于此,文家坝村开始了蝶变之旅。

  村党总支通过创新组建“七色”党小组,激活党员细胞,依托大项目、服务大项目、受益大项目的发展思路,实现了从荒山村变旅游村、空心村变实体村、贫困村变小康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党建促脱贫攻坚样板村。

  组织强了,细胞“活”了

  过去的文家坝村,一村管一片,村民各管各,组织空转、村财政空壳的状况尤为突出。在大项目进来后,各类人员增多了,党员队伍扩大了,把组织建起来、运转起来、强起来迫在眉睫。

  文家坝村按照“组织在村建强”要求,因时因势,把党支部组建到项目上,成立了中国傩城景区党支部,高标准打造支部阵地,项目上的党员、周边农村党员有了“新家”;组建了文家坝村片区自管委,让周边群众干事有了“标尺”;成立了劳务输出公司、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旅游协会等多个经济组织,种植户、餐旅户有了“依靠”。

  组织建好了,但如何把党员聚集起来,让无职党员“有位”“有为”?村党总支根据无职党员的特长、爱好、身体状况,设置了“红色宣讲型、绿色服务型”等“七色”党小组,每一类型党小组由4至5名党员组成,小组成员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到家服务,竭力调解,监督尽责……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渐渐彰显。

  “作为一名党员,我就得为组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老党员谭照财说。作为红色宣讲型党小组组长,在中国傩城项目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他舍小家、顾大家,利用空闲时间和村干部一起开群众会、调解纠纷。

  在推进组织建设工作中,村党总支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党务公开等制度,完善了“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办事制度,走出了一条“总支统揽全局、广大党员参与、人民群众作主”的基层民主管理模式。

  战斗堡垒强了,农村党员有为了,群众心顺气足了,项目进展顺利了,致富步伐也加快了。

  项目来了,帽子“摘”了

  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旅游项目落户文家坝后,如何服务好项目,利用好项目,让全村群众共享这个“香饽饽”,成为摆在村党总支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巧借生态资源,围绕大项目强服务、抓发展,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做好旅游‘文章’”。驻村第一书记曾祥虎这样说。

  群众跟着党员走,党员围绕支部转。借助大项目,党总支带领一批有经营头脑、敢闯敢试的党员群众,经营百货铺、兴办农家乐、开起小客栈。

  “我是个残疾人,原先靠救济粮生活,去年杨支书帮我申请了特惠贷,办了农家乐,生意还可以,估计一年收入十万元。”贫困户庞兴辉说。  

  目前,文家坝村开办农家乐37家、乡村宾馆78户、百货店35家,大项目还吸引了1000多人返乡创业。

  同时,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思路,建成蔬菜基地500亩、中药材基地300亩、精品水果基地300亩,拓宽了群众增收门路。

  2016年底,该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81元,建档立卡贫困户由104户348人减少至28户58人,贫困发生率从15.85%下降到2.38%,顺利实现减贫摘帽。

  条件好了,村不“空”了

  大项目成了改变文家坝村贫穷基因的“分水岭”,也为打通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增收难等“最后一公里”驶出了加速度。

  村总支书记樊小应说:“村支两委从谋划文家坝的发展入手,围绕党员、致富能人示范带动,完善基础设施、大抓特色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村总支副书记、主任雷开伦带头成立了劳务公司,承接中国傩城一个投资2000万元的工程项目,直接带动当地群众200余人就业。同时村党总支通过成立游客服务接待中心、修建停车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90万元。

  随着中国傩城项目的实施,上级各项政策正向文家坝村倾斜。在小康水电路讯房建设上,解决了451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改造电网线路24.2公里,新改建道路3.15公里,实施新农村建设312户、小康寨2处。

  大项目改变了文家坝人居环境,改变了农村环境面貌,一幢幢黔北仡佬民居,整齐有序;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柏油路,错落有致;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来来回回。

  文家坝村短时间实现了华丽的蜕变,得益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益于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得益于党员干部围绕中国傩城大项目实干苦干。

  走过艰难是坦途,文家坝村正阔步走向辉煌的明天。 

  (遵组宣)

红色培训

Training

TOP

在线QQ

13984930114